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米食

米食

大埤農會優質米獲國際認證! 「寺上好米」獲ITQI風味絕佳獎二星

大埤鄉農會「寺上好米」米食饗宴、農民節表彰大會暨農特產品展售今(21)日舉辦活動宣傳記者會,邀請全國鄉親5月25日前往大埤鄉酸菜專業區,品嚐榮獲國際ITQI「風味絕佳獎」二星、「雲林良品」認證大埤鄉產優質米食,見證種出國際級好米的驕傲。

 「好米吃在地尚好」 全國首間米食環境教育場域今揭牌

全國首間以「米食」作為環境教育主題場域的台東縣關山鎮農會米國學校,13日舉辦「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揭牌儀式!關山米國學校不僅是繼台南農會走馬瀨農場及彰化縣農會東勢林場遊樂區,全台第3間由「農會」取得認證的場域,也是台東第7間環境教育場域。

關山米國學校獲環教場域認證 提供推動優質環境及食農學習

台東縣優質環境教育場域再添一處!以「米食文化」為推廣主題的環教場域-關山鎮農會休閒旅遊中心(又稱米國學校),在台東縣環境保護局積極輔導及園區努力之下,於12月成為台東縣第7處通過認證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韓國夫妻來台開設!海鮮煎餅大塊酥脆 台北大安高CP值韓式料理

台北韓國料理推薦!前陣子發現大安區小巷弄裡有間平價韓式料理「米食 미식」,賣的品項不多,是韓國夫妻來台開設的餐廳,用餐時間生意就是很好,朋友找了天請吃飯就吃這家米食,海鮮煎餅大塊酥脆,海鮮料都快掉出來了,石鍋拌飯跟辣牛肉湯也不差,基本上是好吃的!

盼多吃米食成晉惠帝! 陳吉仲:是不是自己國文程度不好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日前提到考量麵粉、麵包價格上漲,將推廣多吃炒飯、飯糰等米食,遭批「現代版晉惠帝」。立法院今(11日)經濟財政聯席會審查,有立委提到此事,不知道為何只是鼓勵吃台灣米,卻被引導成這樣,陳吉仲則說「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國文程度不好」。

年花8500萬要全民多吃飯!食米量反直直落 陳吉仲:不推掉更快

國際黃豆、玉米和小麥等原物價高漲,連帶麵粉、麵包價格飆漲,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日前提到,用米食替代麵食,推廣多吃炒飯、飯糰等,引發熱議,但近年農糧署每年舉辦數百場活動、數千萬經費力推台灣米,2019年更花了8500萬,但攤開每年每人糧食供給量數據看,根本沒成效,1999年有54.9公斤,2020年已下降到44.1公斤。

籲「多吃炒飯」被批現代版晉惠帝 陳吉仲:被扭曲、被罵都沒關係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日前提到考量麵粉、麵包價格上漲,將推廣多吃炒飯、飯糰等米食,不過遭批是「現代版晉惠帝」,陳吉仲今(3日)表示,被扭曲、批評跟被罵都沒關係。

2021非米不可創意米食料理 華醫捧回冠軍獎座

2021非米不可創意米食料理競賽總決賽,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食品營養系五專二年級學生陳嫚琪、王琇怡,以創意米食產品剝椒塔香嫩雞醬拌三色手作米糆條,拿下冠軍,農糧署南區分署副分署長黃怡仁,26日親自送來祝賀榜單,稱許學生的優秀表現。

吃飯會變胖?醫揭真相 「這3優點完勝」:不吃復胖更快

一聽到要減肥,你第一反應就是要「戒澱粉」嗎?尤其「吃飯等於變胖」的觀念更是深植於許多人心中。醫師歐瀚文指出,在台灣,平均每人米食攝取量已大幅減少,但肥胖人口不減反增,對於飯發胖的論點存在質疑。他也點出可無懼吃米食的3大理由,還可以減少熱量攝取。

英國花16年研究「吃白米死亡率增」 台灣專家找到原始文獻駁斥

英國研究發現一整天吃進大量精緻澱粉,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心血管、中風,甚至容易早死,對此,農糧署找到原始文獻表示,這是「次資料分析」, 且攝取量跟臨床的疾病沒有相關性。

春節大啖客家菜!花蓮客家美食 經典「四炆四炒」上桌

為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特別推出「牛轉乾坤.客好食」新春特展,介紹客家飲食文化,更特別規劃「客家小學堂」,展期自即日起至3月7日止,農曆年節期間除夕、初四及初五休館,屆時歡迎所有鄉親帶著家人朋友蒞臨觀展、走春迎新年!

中元普渡拜這味 米滿幸福不踩雷

中元普渡即將到來,過去農村社會中,普渡祭品一定有白米及米食,除了象徵生活豐餘富足,也可讓好兄弟們飽餐一頓不作怪,閤家出入平安,隨著時代變遷,各式營養健康且美味兼具的新型態米食,為消費者選購普渡祭品增添了多元選擇,滿足好兄弟的嘴,也讓您閤家米滿幸福、富貴致富。

有2大好處!端午節粽子可以「餐餐吃」 營養師公佈搭配吃法

端午節連假即將到來,但有些人為了減肥,不敢吃包滿糯米的粽子。八里療養院營養師柯曉彣提醒,米食比其麵包、點心等精緻澱粉,是提供能量及穩定血糖的好食物,端午期間不妨把粽子當正餐,一餐吃一顆,另準備一至二道炒蔬菜或蔬菜湯及一份水果搭配食用,增加飽足感,也能避免一次吃太多顆導致熱量破表。

吳怡農曝「愛吃泡麵」親煮麵條大推米食 農夫農婦搶試吃

台灣良好農業規範發展協會、農糧署今(14日)舉行「原來米可以這樣吃」宣導活動,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吳怡農到場力挺,透露平常喜歡吃泡麵,上台親自「下麵」,吸引不少農夫農婦到場搶試吃、拍照。民進黨立委蘇治芬則虧吳怡農好像不太做家事,連攪拌都不太會。

低醣飲食風行害了台灣米銷量 農糧署年花8500萬預算推吃飯

近年低醣飲食風行,根據農糧署統計資料顯示,民國70年每人每年平均食米量有90公斤,但去年僅剩45.61公斤,影響台灣米銷量。為推廣國人多吃飯,農糧署一年來舉辦超過3百場各種大小活動,預算超過8千萬,就是希望提振國內食米風氣。

減肥不敢吃白飯!營養師激推「CP值高到爆」…4大迷思一次破解

「為什麼,我已經三餐都不吃了,還是瘦不下來?」「聽說,澱粉類很容易讓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吃米飯!」關於我們從小吃到大的米飯,近幾年在諮詢門診或演講場合裡經常聽到許多人對它的誤解,但這些迷思的事實恰恰相反,「正確吃飯」對於各年齡層或不同健康需求的族群而言,都很重要。在此我也將提問率最高的幾個問題做一整理,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享用在地的優質米食喔!

農糧署南區分署食米學園計畫開跑 活絡國產稻米銷量

農糧署南區分署推動食米學園計畫開跑,歡迎有意願參與之公立國民小學請於3月23日前郵寄(郵戳為憑)農糧署南區分署(當地辦事處)申請。

100%純米製「米粉絲」好處多 吃了血糖不會急速上升

過年香噴噴的米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主角之一,農糧署表示,米飯提供的飽足感是麵食的1.38倍,當米飯攝取不足,大腦會判定身體處於飢餓狀態,反而會在不知不覺中攝取更多其他高熱量食物,以Q彈香甜的米飯為主食,有助減少高油脂及高糖食物的攝取,其中100%純米製成的米粉絲,吃了不會造成血糖急速上升。

新品種「台南秈18號」 讓蘿蔔糕鮮米味更重

又稱秈米的在來米,蒸熟後軟硬不同分為軟秈和硬秈,台南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陳榮坤說,硬秈適合加工製作碗粿、蘿蔔糕等傳統米食,但一般用在加工的在來米,都使用貯放1年以上陳化(老化)的米原料,但歷經9年改良的「台南秈18號」,只要存放2至4個月就可使用。

玉里「原」味小旅行!限量體驗阿美族射箭、米食和豐年祭

花蓮縣玉里鎮原住民以阿美族為主,每年七、八月為他們的豐年祭,花蓮縣玉里鎮公所為了推動部落旅遊,促進原住民族地區旅遊產業發展,要舉辦「豐一夏部落小旅行」,遊程及報名資訊即將在6月初公布!這次設計了6個遊程,共9個梯次,總共640個名額,前兩年都沒報名到的民眾可要把握這次機會。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